第31章 柏壁之战(2/2)
情报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情报就是对信息的一种称呼,而信息就是生命的必需品。在战场这个不断消耗生命的地方,多掌握一点情报,就会多一分生机、多一分胜利的可能。
而李世民的情报系统,在整个历史上都可以称得上登峰造极。此次来到柏壁后,虽然柏壁适合坚守,但同样具有负面影响,那就是与大路不通。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却每每都能抓住刘武周部将的行动、并进行截击,都要归功于他的情报系统的构建。
当然,他喜欢自己跑出去侦查情报这一点,虽然同样体现出了他本人优秀的侦查能力、愿意身先士卒的品质,但确实也有些危险。】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开开心心地看着天幕,突然笑容就有些僵硬。
不等他自我安慰,耳边就传来了他的重臣们的声音:“陛下,”“陛下——”……
他看过去,重臣们脸上满满都是对他亲自侦查的不赞同和担忧。李世民顿感一阵头疼,其实也没那么危险不是吗他这不是还好好的在这儿呢,没出什么岔子。
况且,他之所以亲自侦查,主要还是对侦查有些不放心,而且主帅当然是越早知道情报越好;另一方面,他一直呆在中军大帐中,也确实有些无聊……
当然,这些想法都是不能说的,不然他就等着一堆谏言吧。
他只能道:“朕知晓诸位的担忧,现在朕也不会轻易去侦查了。况且,朕现在都不上战场打仗了……”朕连上战场的机会都没有了!
对于李世民的表态,在场众人纷纷应是,但心中却依旧带有一点点怀疑,以陛下的风格,他真的上了战场,会老老实实呆在军中吗他们不信。
明朝,永乐年。
朱棣本就对唐太宗李世民好感颇高,此时看到李唐开国的几次战役,更是对李世民这么一个有着带领骑兵亲自冲阵的作战风格的皇帝好感度蹭蹭上涨。
此时,看到神迹提及李世民的情报系统建设,他同样关心。但更让他有些蠢蠢欲动的是李世民自己跑去侦查的作风,他觉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这么搞一搞、发扬光大。
【几次胜利后,唐军内部士气高涨,请战之声不绝。但李世民却依旧选择坚守柏壁。
“金刚悬军千里,深入吾地,精兵骁将,皆在于此。武周据太原,专倚金刚以为捍。士卒虽众,内实空虚,意在速战。我坚营蓄锐以挫其锋,粮尽计穷,自当遁走。“
宋金刚孤军深入,粮草缺乏,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守柏壁,消磨对方;况且,此时宋金刚的精兵良将还没有消耗太多,正面攻击并非上策。
而在坚守柏壁之外,李世民还决定“分兵汾隰冲其心腹”,找机会去袭击刘武周的后方,从而增强唐军的力量,加快敌军崩溃的速度。
这个决定,除了对局势的把控,同样展现了李世民沉稳的心态。与有时常见的年轻将领容易冲动不同,李世民足够理智、足够沉稳。他难道缺乏年轻的锐气吗并不,从之前进军长安中可以看出,他是足够锐气的,但他也足够沉稳。】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