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殿上骂臣(1/2)
听罢董承所言,张尘不由微微蹙眉。
张尘知道,一场朝堂之争,终于就要拉开帷幕。
只见董承缓缓站出,看向张尘道:“大将军,陛下命你擒拿韩馥,可你一去数月,这中间,又做了什么,今日何不当着陛下与满朝文武的面,一一说个清楚?”
张尘微微笑道:“董将军,何出此言?本将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为了陛下。”
“是为了陛下,还是为你自己,今日满朝文武俱在,相信自有公论。”董承冷哼一声,随即道:“陛下,大将军假借擒拿韩馥,趁机却接掌并州军政。不但如此,竟还不顾我朝与匈奴盟好之交,出兵进入匈奴境内,挑起两国纷争。大将军如此行径,实在不妥,还请陛下明鉴!”
刘辩听罢,不由面露难色,道:“大将军,这……董爱卿所言,可是实情?”
张尘微微一笑,道:“回禀陛下,确有此事。”
“这……”刘辩没想到张尘竟一口承认下来,当即道:“大……大将军,这……你难道不需要解释一下吗?”
“解释?”张尘冷笑道,“陛下,臣对汉室之忠心,天地可鉴!难道,陛下不信微臣?既然如此,就请陛下解了臣的官职,让臣归家,自此以后,臣再不过问朝堂之事便是。”
“大……大将军言重了。”刘辩一听,额上登时沁出汗来,忙道:“朝廷岂可无大将军主事,朕身边岂可一日无大将军啊?”
“陛下……”董承面露急色,眼见刘辩举棋不定,心中大为着急。
“陛下,大将军一心为国,奈何却遭人猜忌,实在令人心寒。还请陛下秉公处置!”
此时,群臣之中站出一人,不是别人,正是邺城令,董昭。
董承目光冷对,喝了一声:“哼,董昭,你与张尘素来沆瀣一气,扰乱朝纲,今日还敢惑乱君心,给老夫滚下去!”
董承一声沉喝,却是威势凛凛,董昭也不禁气短三分,待要开言辩驳,张尘却道:“董将军,公仁是我的人不假,可他也是汉臣,是堂堂的邺城令,何至于在这大殿之上,被你如此指摘!今日,你既然在这大殿之上,面刺本将军之过,那就当着陛下和百官的面,说出个子丑寅卯,若是说得出便罢,若说不出……”
张尘目光森寒,“仓啷”一声,拔出腰间的赤山剑,冷冷地说道。
“休怪本将军剑下无情!”
就在张尘拔剑的那一刹那,龙座上的刘辩,登时吓了一跳,险些跌下龙椅。
“哼!”
董承冷哼一声,缓步上前,一副正义凛然之态,用手中的玉笏拨开了张尘的宝剑。
“你张尘,虎狼之徒,狼子野心,实为汉贼!”董承喝道,“今日朝会之上,你就敢剑指大臣,御前露刃,这就是你目无君上的铁证!”
“陛下赐我剑履上殿,张某之剑,从来只为护我大汉!若有宵小之辈,兴风作浪,我必执此剑,斩其头颅!”
“你!”董承愤怒不已。
这张尘,明明是御前露刃,大逆不道,却还说得这般冠冕堂皇,只是这么一讲,自己竟成了那宵小之辈!
董承环视一圈,见无一人敢言,再看天子,已是惊惧不已,不由心中都凉了一半。
天子庸懦,群臣又慑于张尘之威,即便他御前露刃乃是不争的事实,又有谁敢治他的罪呢?
张尘也环视了一圈,心中已有了底气。
既然选择了权臣之路,干脆就强势到底,反正,到了此时此刻,即便退缩,天下人对我的印象也不会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