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半儒半道,全真全贤(2/2)
而太渊自己的道路在进入内景的时候就已确定,儒家的做人标准和道德要求不符太渊的道心。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万物并育,吾以观复——这才是太渊决定的道路。
太渊的目光落在手中的手札上,神色不禁泛起一丝怅然。
经过此番心神与手札中朱熹精神念头的交融浏览,手札上最后一丝属于朱熹的精神印记已彻底消散。
这本承载着朱熹心血与思想的手札,从此失去了那一抹独特的灵性。
…………
田园小路上。
林平之看着一旁的太渊,忍不住询问道:“师父,您的模样?”
太渊道:“怎么了,不认识了?”
林平之道:“不是,不是,只是弟子觉得师父现在看起来有点像位书生。”
太渊轻笑一声,目光投向远方,语气悠然:“居移气,养移体,有所感悟,这点变化亦是正常。”
瞥了林平之一眼。
“就像你,现在体格健壮,气血充盈,跟你之前的阴柔模样已经大不相同。”
林平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于太渊而言,此番与朱熹精神念头的交融,虽未在心神上留下深刻烙印,却在无形之中影响了他的气质。
往昔的他,周身透着朗月清风般的道骨仙风,行走间如云卷云舒,而如今,他的气质中却多了一丝儒家的温润中和之气。
现在的太渊,任谁看到都会有种错觉,一会儿是朗月清风的青衣羽士,一会儿是饱读诗书的儒门俊彦。
这种变化,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的气质之中。
如今的太渊,当真可称一句——半儒半道,全真全贤。
“平之,你现在的肉身气血已经足够壮大,以前吃下去的天材地宝潜藏在身体内的药力也被激发的差不多了,你现在单臂一晃有多少气力?”
说到自己的武功方面,林平之顿时眉飞色舞起来,他以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大的潜力。
“回师父的话,我现在单臂一晃,约有六百余斤,若是使上发力诀窍,可爆发出近千斤之力!”
说到这个惊人的数字时,林平之自己都觉得如同置身梦境一般,忍不住感慨道:“师父,现在的我,感觉能轻松打过一百个之前的自己!”
太渊微微点头,但也适时提醒道:“嗯,看得出来,你的底子的确不错。这也是因为你从小到大,吃的喝的都是珍贵之物,多年积累下来,身体里存了不少营养。不过,你也别太得意,之后你可就没那么快的进步速度了。”
“而且你现在的实力,对上江湖上的一些好手不一定会占到便宜,你的缺点很明显,身法不够快。”
“江湖中人,只要在轻功上略有造诣,哪怕打不过你,他要是想跑,你也追不上。到时候,你有力气也使不出来。”
林平之听得师父教诲,连忙称是。
太渊见状心中对其点点头,他对林平之知错就改的这一点还是挺满意的,既然说教了一番,也要适当夸赞一下。
“当然,以你现在的实力,若是进入军中,披上战甲,手持长枪,在沙场上纵横驰骋,那也是手到擒来的事。在战场上,江湖上那种腾挪转变的功夫适用性就少了。”
“师父,那弟子接下来该如何修炼?”
“既然气血已足,当壮脏腑,接下来,为师教你新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