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炒房的打算(1/2)
众人听了,觉得似乎有些道理。
固安伯见状,继续说道:“还有那窗户,安的是玻璃,也就是无色琉璃,听闻价格极高。
这琉璃无色透明,白天采光极好,夜间即便不打开窗户,也能观赏到漫天星空。
当真是妙不可言!”
众人听了,心中愈发心动。
固安伯乘胜追击:“还有那自来之水,取水极为方便。尤其是那抽水马桶,更是神来之笔,轻轻一拉,污秽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众人听后,心中的购买之意更浓了,可终究还是有些顾虑。
太康伯张国纪开口说道:“固安伯,你所言虽有道理,老夫也颇为心动。
可这房子如今还只是地基,连墙都没见着,万一他们收了钱却不建房,你当如何?”
固安伯哈哈大笑:“太康伯,你也太过谨慎了。此事乃工部主事亲自操办,乃是正规差事。
再者,你看这施工场面,数千工人日夜赶工,现场材料堆积如山,岂会说不建就不建?”
话音刚落,便有人不屑地说道:“我们这些勋贵,自太祖朝便被赐予盐务买卖的营生,这可比那什么正规差事正规多了吧。
到头来,一场盐政改革,便将我们的权益尽数收回,翻脸不认人。
王远那小子!这些骗人的把戏早就玩腻了,可骗不了我们!”
众人循声望去,果然是与王远素来不和的襄城伯李远。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大多都是在盐政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勋贵。
固安伯却丝毫不慌,他如今与王远关系匪浅,更何况自己分文未出,又能亏到哪里去?
“你们这话可就说错了,王祭酒为人诚信,与他合作过的人应当都清楚,他并非那等贪图财货之辈!”
最后,固安伯意味深长地说道:“买与不买,全在诸位自己。不过老夫倒是听说,这房子数量有限。
且这三千两的价格,着实划算。听闻前些日子入京的那些大儒,便是要来这五所大学讲学授课的。
就当是给自家后辈一个机会,若能拜入这些大儒门下。这三千两银子,岂不是眨眼间就能赚回来?”
众人听了,皆是一脸不屑,并不相信固安伯这番话。
然而,第二日却传来消息,东城首期一百套房子已全部售罄。
第三日,其他四座大学的四百套房子也已销售一空。
众人听闻,震惊不已。
心中暗想,怎会有如此多有钱的傻子?
不过,众人也只当这是个奇闻趣事,很快便抛诸脑后。
觉得还不如售楼部那些姑娘来得有趣,不再关注此事!
~~~~
王远这些时日,正忙着与入京的大儒们,筹谋国子监开堂授课的运作诸事。
然至傍晚时分,徐家小厮匆匆而至,传徐府之命,邀其即刻过府。
他心中大为诧异。
自与师祖徐阶在朝堂政见相左后,虽未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境地,但除了逢年过节例行问候,平日里鲜少踏足徐府。
带着满心疑惑,王远随那小厮脚步不停,很快便到了徐府门前。
“见过师父、师祖。”王远进得厅堂,恭敬行礼。
徐璠面带笑意,抬手示意:“好!来这边坐!”
王远与自家师父简单寒暄了几句,而后目光便落在徐阶身上,静静等待这位朝堂重臣开口。
“远儿,你可知如今朝廷,对严世蕃一案作何裁决?”徐阶开口,话音平静无波,瞧不出半分情绪起伏。
严世蕃一案,虽最初由王远设法挑起,可后续被锦衣卫接手,到如今更是进入三法司会审阶段。
这段时日王远一心扑在国子监事务及招待大儒上,对此案后续发展还真没深入了解。
当下便拱手问道:“弟子这段时间忙于操持国子监诸事,又要安顿那些入京的大儒,实在无暇顾及严世蕃一案。还望师祖不吝告知。”
“此番锦衣卫查办此案,大肆牵连往昔严党中人。但凡从前未被罢黜的,一概被卷入其中。
六部之中,三个尚书、六个侍郎,督察院、大理寺、太常寺等衙门,四品以上官员足足有十八人涉案。
而严世蕃逃回江西这一路,所经县、州、府的官员,也都未能幸免。
统共算下来,牵涉官员多达四十余人。”
王远听闻此言,心中大惊。
此前倒严时,便已清洗了一大批严党官员,如今竟又要再处置四十多个朝廷高级官员,这分明是要将严党的残余势力彻底连根拔起。
他猛然意识到,虽说这案子并非自己主导后续查办,但自己可是牵头之人,如此大动干戈,日后士林会如何看待自己?
想当初夏言被严嵩所害时,自己还在老家义愤填膺地痛骂严嵩。
如今这般局面,可如何是好?
“师祖,三法司衙门对此案最终如何定夺?”
徐阶沉默片刻,缓缓说道:“陛下的意思是,严世蕃抗旨不尊,当处腰斩弃市;岭南一带负责看管的官员,因失职之罪流放辽东;其余牵连官员,尽皆革职,遣返原籍。”
“这惩处是否过重了些?师祖您身为内阁首辅,内阁众人难道没有出面劝阻?”
王远自然明白徐阶说这些话背后的深意,但偏不接招,直接反问回去。
徐阶听了这话先是一愣,随即大笑起来,摇头道:
“哈哈,你倒是机灵。此事我自有应对之法,到最后,多半也只有严世蕃会被问斩,其余人等不会有性命之忧。
今日找你过来,是想与你好生谈谈。自你回京后,咱们还从未仔细探讨过日后的路该如何走。
师祖我想问问,你往后有何打算?莫要想着效仿严嵩,你也瞧见了,他的下场可并不好。”
王远这才彻底明白,为何师祖一开始就提及严世蕃被处斩之事。当下拱手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