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 第232章 春芒润物

第232章 春芒润物(1/2)

目录

泰山南麓的晨雾似轻纱漫卷,糜竺蹲在官道旁的石亭内,指尖抚过新铺的“青鳞砖”。

砖面泛着冷硬的墨青色,细看之下,暗纹如鱼鳞般层叠交错,昨夜春雨浸润后,砖缝间渗出清泉,将泥泞牢牢锁在路面之下。

他轻叩砖角,低笑道:“墨家金纹胶泥果真名不虚传,只是这造价……”

话未说完,远处传来“叮咚”脆响,独轮车碾过砖面,老农王瘸子推着满车新麦颠簸而来,车辙过处竟如编钟轻鸣。

“糜别驾!这路平得能照见人影,可声响闹得俺耳朵疼!”

王瘸子抹了把汗,裤脚沾满泥星子,“昨儿夜里拉车经过,砖缝都能反光,吓得俺差点栽沟里!”

糜竺掀开一块地砖,露出底部蜂窝状的青铜簧片:“老丈莫慌,此乃诸葛先生设计改造的,可以增加承载能力。车马压过时,簧片会通过起伏减缓压力。”

见王瘸子茫然点头,他又压低嗓音,“这阵法还能辨敌我——若马蹄带杀气,奏的便是《秦风·无衣》。”

王瘸子咂舌,蹲下身摸了摸簧片,忽见砖缝水珠凝聚成线,蜿蜒流入道旁沟渠,惊道:“这水……怎的像长了眼?”

“胶泥中混了磁粉,水遇金纹自会导流。”

糜竺望向雾霭深处,眸光微沉,“曹军若想夜袭,只怕连马蹄声都藏不住。”

政务厅偏殿内,千百只木鸢悬于梁间,翅翼齿轮随穿堂风轻转,发出细碎的咔嗒声。

蔡昭姬绾起广袖,将誊抄的《农政令》塞入竹筒,系在领头木鸢的铜爪上。“去琅琊郡,寻陈元龙。”

她轻点木鸢赤瞳,那禽鸟忽地昂首,喙中吐出半截磁石,在她腕间金纹上蹭了三下,振翅时机关翼“唰”地展开七尺,惊得梁上灰尘簌簌而落。

木鸢掠过官仓的青鳞道,爪下竹筒骤然迸出青光。

暗处倏地跃出两道黑影,曹军暗探袖中飞索直取竹筒,却被青光震得虎口迸裂。“千机锁认主,岂容宵小沾染?”蔡昭姬倚窗冷笑。那木鸢长啸一声,羽翼齿轮急旋,甩出三枚铁蒺藜,将暗探逼退至屋顶边缘。

三日后,陈登的回信嵌在木鸢腹中送回。竹筒裹着咸湿海风,另附半斤雪盐:“蔡大家的手书引来百只海鸥盘旋,渔夫视为祥瑞,这几日打渔竟多出三成。”蔡昭姬抚过信笺上的鸥鸟爪印,莞尔道:“机关死物,倒比活人更通灵性。”

城西“净尘坊”铜管轰鸣,引得顽童扒墙偷窥。

黄月英提裙跨过水渠,腕间铜丝往闸门磁石一搭,八道清泉自八卦方位喷涌而出,水雾中混着艾草苦香。

“此水华佗先生调过方子,祛疫除秽。”

她朝掩鼻的流民温声解释,又指了指蹲坑旁的铜链,

“如厕后一拉便是。”

流民刘寡妇颤巍巍试了一回,陶罐“哗啦”飞转,污物顺琉璃管滑入地底。

她提着裤腰惊呼:“这冲水?”

黄月英抿唇一笑:“污浊尽去时,水自清澈。”

话音未落,墙头忽传来“哎哟”一声,偷窥的孩童被浴池水流溅湿,跌落泥地。黄月英摇头轻笑,袖中弹出一枚蜜饯,那孩子破涕为笑,举着糖渍梅子飞奔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