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2)
蒋儒生一脸讳莫如深,继而噗嗤一声笑着说:“拉倒吧,就我这样的……还记得以前年轻时……”
刘家浜一听急了,打岔说:“好了好了,也不嫌丢人的慌?”
说到了往事,想到了年轻时的热血沸腾。他俩因响应国家号召兴修水利而熟识,继而成了好友。虽说后来人生轨迹截然不同,可曾经的那份情谊还在,只是后来不再走动就是了。
人生无常。现在,他俩竟又聚到了一起,住到一个院子里。蒋儒生当然记得这天是刘家浜的生日,他早就有所准备了,只是没有告诉他。他打算等五燕子起床收拾好后,就将仪式展现在他俩面前。
刘家浜又站着和蒋儒生说了会话,听得五燕子在屋里叫唤,便答应着急忙端着洗脸水朝房间走去。见五燕子坐起身子靠在床头,便问:“饿了么?”
五燕子揉揉眼睛,回答:“想上茅厕!”
刘家浜窃笑着拿衣服给她穿,随即扶着她去院角上茅厕。出来时,蒋儒生还站在井沿边,一路看着他俩一副好生羡慕的样子。
蒋儒生打趣着:“好像还没到要搀扶走路的日子吧?”
刘家浜回头笑笑:“你少啰嗦,你要是怀崽子我也扶着你!”
蒋儒生有点怨气,翻着白眼嘟囔了一句,泼了水拧干了毛巾进屋去了。
早饭后,趁着蒋儒生在灶屋里收拾,刘家浜没有打招呼,悄然地领着五燕子出去转悠。因不知道蒋儒生已为他准备了生日的仪式,他照着先前设想的那样打算去山脚下逛市场买东西。
夏日的小山城,到处洋溢着火热的朝气。走在高高低低的山路上,两人并着肩,将短暂的幸福向着远方延伸。他们一齐眺望着下边宽阔的河流,向着来来往往的船只挥手,将心中对生活的希望尽力铺展开来。此刻的刘家浜已想得很开了,人的一生怎么过和什么人一起过,过程不一样可结果都是一样的。既然横竖都是一死,没有例外的死亡,过程的精彩要强过浑然等死于千万倍。在他想通这一些后,他决定和先前毫无色彩的人生挥手告别,哪怕是人生最后一段旅程,也决定在画上休止符之前让其灿烂起来,即便最终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你看,那条河现在多宽啊!以前那两边经常闹洪水,那堤坝都是我们年轻时一锹一锨垒出来的,那时候的人真的简单听话!”
刘家浜指着远处的大堤想起起了往事,他眼睛里充满了回忆,过往的岁月是人生的一种牵绊,让他难以忘却和割舍。无疑,他是怀念那个热情似火的年头的,只是因为身不由己,最终还得回归让人憋闷的家庭生活。
此时,正好有一排运沙船排着长队鸣着汽笛乘风破浪而来,很快便在他俩眼前穿梭而过,向着远方驶去。刘家浜紧盯着那些经过的船只,想着如果他也是一只自由的船只,也许先前的人生就不会如此的灰暗了。他想着如果他是自由的个体也许人生也会截然不同,可最终又能怪谁呢?他似乎又害怕成为一只船只,因为风浪随时要承担倾覆的风险,自由便只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了。
到了山脚下的市场后,刘家浜买了手工面、两根白烛和一包香,因人太多挤来挤去的不方便,怕有个闪失,就拽着五燕子往回走。可没走两步路,五燕子便喊着肚子饿,他只好带着她去附近的小吃店吃馄饨。少有的开心,他活了一大把年纪,领着个不求富贵的丫头逛大街,换来路人惊奇和疑惑的眼神,也算是一种幸福,迥然于常人拥有的不一般的幸福,何乐而不为。他真恨岁月无情,要是岁月饶人让他重回年轻时代,定要好好地按照自己的意思活一回;同时他也感激苍天的厚爱,老都老了还斗胆如此激情地在生活中翻腾了一把。就算他们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和谈资,那又如何,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本是天意。
东西买了馄饨吃了热闹也看的差不多了,快到中午时分,都走得疲乏了,只好掉头往回走。沿着原路返回,两人相互搀扶着慢慢腾腾走到山上院子后,差不多已十二点了。他俩立在大门外看着张灯结彩的院子里一众人手持乐器,有点不解。众人见他俩进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立马敲打起来,好不容易锣鼓声刚停歇,唢呐排箫声又此起彼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