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2/2)
宗政衍没作声。
郭盈袖又看了看,突然想起什么,道:“咦,这不是我以前丢了的那枚玉佩吗?怎么会在王爷这?”
这玉佩是她四年前在青阳镇的慧安寺丢的,她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那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事,一件让她不敢提起的事。
那年她十三岁,去外祖家小住了一段时间,回京途中经过青阳镇便在慧安寺借宿,半夜时分,一个男人闯进了他的屋子,倒在了她的床前。
她惊骇不已,正欲叫人,却听得那男人声音沙哑道:“别出声,否则你我性命不保。”
“你是谁?你怎么会跑到我屋子来?”郭盈袖惊恐而防备的盯着一身黑衣几乎看不出模样的男人低声问。
男人咳嗽了一声道:“我被人追杀受了伤,为了甩掉追杀我的人,这才进了姑娘屋子,此时那些人就在外面寻我,姑娘若喊人,那些人不但会冲进来杀了我,也会杀了姑娘你。”
郭盈袖吓得捂住嘴,她是信男人的话的,因为她嗅到了血腥味,还有屋顶确实有人踩动的声响,她咬了咬唇,又压低了声音问:“那、那你何时离开?”
“等追杀我的人走后我就离开,不会伤害姑娘,请姑娘放心。”男人说着捂住胳膊坐起来准备处理伤口。
是时是半夜,又在山中,屋里很黑,因怕被人发觉,又不敢点灯,郭盈袖看不清男人模样,但模糊可见得他的动作,看到他吃力的包扎伤口,她犹豫了片刻,走向前道:“我、我来帮你包扎吧?”
她是想着,他要是早些处理好伤口就可以早些离开,他虽是避祸,但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若让人知晓,她的名声将毁。
男人沉了片刻,答应了。
郭盈袖走过去,蹲在他面前,摸索着给他处理伤口,她是习武之人,懂得简单的处理伤口,父亲教过她的。
处理伤口的过程中,男人一声未吭,处理完伤口后,外面的人也离开了,男人未多停留快速离去。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郭盈袖甚至忘记问他名姓,也不曾看清他的长相,好像那只是一个梦,不是真的,不过那晚她遗失了一块玉佩,因也不是太值钱,她也未曾再回去寻。
直到她回京后,崔家人上门提亲,崔琅提到青阳镇慧安寺对她一见倾心,她才知那天晚上的男人是崔琅。
因觉得她与崔琅曾半夜共处一室,她又给他包扎过伤口,算是有了肌肤之亲,她觉得自己应该嫁给崔琅,哪怕父亲觉得嫁到崔家是低嫁,崔琅的身份配不上她,她也点头答应了崔家的婚事。
与崔琅定亲四年里,她未曾提起慧安寺那晚的事,崔琅也未曾提起,她以为崔琅是为了保全她的名声,现在看来,事情似乎并不对劲,她心中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她握紧手中的玉佩,看着宗政衍,“王爷,四年前青阳镇慧安寺的那个深夜……是你?”
宗政衍点了点头,“是本王。”
“怎么会?”郭盈袖后退一步,不敢置信道:“怎么会是王爷?不是崔琅吗?”
宗政衍挑眉,“崔琅?”
“崔琅说曾在慧安寺见过我,我以为那晚的人是他,不曾想竟然是王爷。”郭盈袖垂下头,原来她弄错人了,还好她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那晚的事,否则……
宗政衍面有怒意,“好个崔琅,看来本王对他是太仁慈了。”
“不,他也未曾明说,是我误会了。”郭盈袖见他动怒,忙解释道。想到什么,她问:“王爷是因为那天晚上的事情所以才出手救妾和郭家的吗?”
宗政衍点头,“是,那天晚上本王走得急,忘记问你名姓,事后本王一直在寻你,想报答救命之恩,只是苦寻无果,直到那一日……本王才得知你就是四年前慧安寺里的姑娘,但叛逆之罪非同小可,本王又身负摄政之职,不能让人诟病本王以权谋私,所以本王只能借那场刺杀演一场戏。”
那晚她给他包扎伤口,他便嗅到她身上独特的幽香,不知为何,那香味让他念念不忘,等他肃清刺杀他的人后去寻她时,她已不在寺中,问寺中人又言不知她名姓,只是路过借住了一晚,不知去向,他寻了数年皆未寻出她踪迹,直到郭家出事后,他收到母妃来信,让他一定要保住郭家,他让人一查,才知道国公府嫡女就是那晚在慧安寺救了他的姑娘。
当时,他在外查盐税,得知消息后他连夜赶回京城,途中遇到老五余孽刺杀,他便将计就计,暗中通知靳浑元和王远贤助他成事,只等将郭盈袖娶进王府,他再让夜一给他解毒,造成冲喜成功的假象。
一切都如意料中一般进行得顺利,他也庆幸及时救下了她,否则又将造成一生的遗憾。
郭盈袖闻言心中莫名一阵失落,原来他救她,护她,疼爱她皆是因为她曾于他有过救命之恩,是为了报恩,而不是真的喜欢她,难怪他一直不愿与她圆房……
※※※※※※※※※※※※※※※※※※※※
查得严,不敢写,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