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新建窑房(2/2)
“那,那也太久了。”何安没想到那些笨重的石疙瘩这么难弄,还以为赫隐部落有什么巧招。
那就没办法了,看了眼地上的大石块,让几个人把它抬到旁边一个石坡下。何安叫人让远些,从上方两米高的地方滚石头下去,一下就把大石块砸成了两半。
“呀,好办法。”赫雷见刚还坚固难搞的石头一下就被砸开了,不禁叫了一声。这个少年怎么这么聪明,赫烜到底在哪儿捡的啊,赫雷心里真是有些羡慕。
赫烜见何安再一次轻易的解决了在他看来都有些难办的事,看何安的眼神更亮了。高处掉落的东西更“重”他们也是知道的,但从来没有人这么主动的利用这点来帮助劳作。何安不仅知道的东西比他们多,脑子也更灵活,总能想到他们想不到的事。
你还能带来多少惊喜呢,赫烜像见到什么珍稀动物似的看着何安。想到这人是自己找到的,赫烜心里又不禁升起好些自豪来。
解决了问题,采石就容易多了,到第三天所有东西就准备妥当。后山背风处,一个三米长宽接近一米深的平整地坑已经挖好。
将坑内四周及坑底夯实,并将表面打磨光滑以减少热气传导,沿着坑四周打好地基就开始往上砌石块了。有了一次经验,又有劳动力,这次砌墙一天不到就完成了。屋内照例抹了一层厚厚的混合泥减少散热,接下来只等混泥凝结实,再盖上屋顶就完成。
不过这个屋顶该怎么弄何安还真有些犯难了,他之前的小窑房能用泥土加木棍弄房顶是因为小,四周支撑力够,屋顶能遮严实不怕雨淋,这个窑房要大得多明显不能够。并且面积大了,若屋顶太薄导致失热过多也是个问题。
何安把这个问题告诉众人,大家一下也想不出什么办法。主要是这事儿他们都是头一遭,何安都没办法,他们大多也只能干瞪眼。
赫烜之前在巨石屋是见过小窑房的,知道是个什么样子。赫烜想了一下多何安道:“用两指卡宽的树干剖成两半来盖屋顶,然后内外抹上混泥,屋顶外层尽量厚。我算了下,这样大的树干承重力是足够的。然后再在上边架一个我们住的帐篷一样的屋顶,你看行不行。”
两指卡宽的树干,直径接近四十厘米了。听赫烜一说,何安就知道可行:“好,就这么办。”
赫烜在提议前其实还有点紧张,他虽然不觉得自己笨,但凡是涉及这样近乎祭司专项方面的事,都是何安全全拿主意。这次自己的意见得到肯定,赫烜也十分的高兴。
窑房需要自然阴干,这时候绝对不能为了速度用火烘烤,不然泥土十有八九会裂开。为防虫,树干也得用干的,不然很容易被白蚁蛀。
还好赫隐部落本来就有存树干,他们用的也不多,干的树干够用,何安不用头疼木材的问题。倒是中途下了一场雨,何安他们拆了一座帐篷屋的兽皮盖在窑房上,又有事先在窑房四周挖排水沟,这才没让窑房被冲垮。
端着热汤,忙碌了大半月难得闲下来,何安感觉全身都有些舒懒。
听着屋外淅淅沥沥的雨水打在帐篷屋上,何安有种回到小时候的感觉。他们家小时候的屋顶是瓦片,雨点打在上边会滴滴答答的响,声音更清脆。
下雨不能外出,奶奶就给他讲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还教他唱歌,他现在还记得那首《东方红》,是属于奶奶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
何安那时已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住,爸爸在外工作几年都回不来一次家。本来三岁前他是更妈妈住,但有一次他跟着妈妈走了很远的路差点被弄丢后,他奶奶就不顾伯伯们的非议强硬的把他带到自己身边养了。
只是虽然爷爷奶奶日防夜防,他妈妈还是再次走失,并且再也没回来,何安除了小时候模糊的印象,对妈妈的记忆就只剩下她在走失前给何安买的两条的裤子。
他妈妈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在何安三个月的时,外公去世受刺激得的,平时没事,一发病就会乱跑。
本来经过医治已经看着没事了,他爸爸为了全家人的生计才去外地工作,哪知道她突然发病,还没等到他回来就失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