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快穿之狂撩男神365式 > 第184章 命令

第184章 命令(2/2)

目录

鲍天麟表情很夸张,说得一点都不夸张,若离从来嘴不饶人,趁机给他做了姑姑。

“金若离,我们先上去山顶看看还有没有鸟蛋,回来再打柴,反正都在这里也跑不了。”鲍天麟看若离走到山脚下,停在一棵枯树旁,身子一纵就跳了过去。

甄一脉也用一双大眼睛看着她,全是期望。

“我们今天从那边下山,看看山背后的人家。”若离最后作出决定。

若离戴上口罩手套:“一脉,把口罩戴上。”拿出甄一脉的想帮他戴上,甄一脉挣脱她的手跑开了去。

“戴上它像个鬼魂。”鲍天麟见若离又拿出他的,丢下一句跟着甄一脉先走。

“真是不懂的保护自己,戴上口罩多好,保护皮肤还保暖。”

若离自言自语一句,跟了上去,跟古董年代的人讲也是白讲。

三人睁大眼睛搜寻那些蒿草扎堆的地方,还真的惊飞了几只鸟儿,有一种若离认识,就是锦鸡,羽毛华丽光鲜,体态笨重。

“鲍天麟,我说过些天下雪了,我们来逮几只锦鸡打打牙祭怎么样?”若离盯着一只色彩斑斓的锦鸡,这只看起来很笨重的鸟儿煽动翅膀困难的飞了一小段又在前面停下来,慢悠悠的踱着步,一点都不怕人。

“为什么要等下雪?现在不行吗?”鲍天麟随着若离的目光看去。

若离抬头看了他一眼“下雪天,它找不到吃的容易下手,这都不知道,真笨!”

“我们不能用箭射它几只吗?”鲍天麟明亮的眼睛闪了闪。

“你有弓箭吗?”若离反问一句。

“没有。”

“没有你说的不是废话,随便拿根木棍能射下来?”若离抢白了一句,白了翻白眼。

鲍天麟张了张嘴巴,见若离不理会他,跟在甄一脉身后,闭上嘴巴。

“地软软!这么多,发了发了。”

三人默默的走着,到了一片山坡地,若离发出一声惊叹,随即跑至坡中央蹲下身子,看不清脸上表情,眼里满是惊喜,如发现了宝物。

“什么东西这么大惊小怪的。”鲍天麟被若离的欣喜程度所感染,好奇的跟了过去。

只见她从枯萎干黄的冰草丛中检出一只只黑黑的曲卷起来的东西,像宫里吃过的木耳却比木耳小,又像这几天他见到的羊粪被踩扁,皱起眉头;“还以为你看到了什么宝贝,原来是这么个黑乎乎的脏东西东西。”

“它不是什么脏东西,叫地软软,你可别看不起它,这可是个好东西,好吃又有营养,快点来捡,捡回去包包子,好吃的不得了,还能做汤。”若离便说边检,嫌手套碍事,脱下一只。

鲍天麟看着黑乎乎的地软软被若离放进了蓝色的有特色的挎包,包里的食物被取了出来,也跟着蹲下身子。

“不要把杂草混在里面,回去还要挑拣还占地方。”

鲍天麟笨手笨脚的在枯草丛中挑了一把,递给若离,若离在他手里将混在里面的杂草挑去,张开挎包,让他装进去。

“可说好了,做好了包子也有我一份。”鲍天麟跟着若离捡起了地软软,想起她刚才说包子,讲起了条件。

“只要你好好捡,过几天天气不好的时候,我就推磨,磨好了面就蒸包子吃,到时候一定有你的。“

“为什么要等过几天,我有点等不住了,今天回去就做吧?”鲍天麟边捡便问,他感觉有点口齿生津,嘴角湿润。

“这几天天气好,得多备些柴禾,再说蒸包子很麻烦,地软软也得好好洗洗泡泡,等天气变了不能出来了,再慢慢的做家里能做的事。”

若离将自己规划好的事说给鲍天麟,鲍天麟很不屑的缩了缩脖子。

“说的这么麻烦,不就一顿包子吗?”

若离抬起头很正眼的看着他。取下口罩:“一顿包子,一顿饭都很麻烦,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你说说,除了那些带着皮的麦子玉米荞麦高粱,就是少的不够润锅的油,很少的盐巴,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不好好打算,下雪了出不了门怎么办,难道冻死?还有就那点粮食,不加点副食怎么撑得住,就那几两银子还不知够不够买种子呢?”

山坡向着阳,此时正值中午,若离的脸红扑扑的,底色很白,皮肤细腻,没有一个斑点,眉毛又黑又细又弯睫毛很长,眼睛清冽,鼻子很翘,嘴唇有点厚肉乎乎的,憨态可掬中带着一丝甜天麟没听清楚若离说了些什么,只觉得心里一种粉色的东西在蠕动。

甄一脉坐在暖暖的山坡上,拿着一根荒草,看着若离鲍天麟在山坡一点一点的挪动,眼睛慢慢眯了起来。

他不喜欢这种黑乎乎的东西,就像娘亲每隔几天就要喂他吃的药丸。

“可以了,满满一挎包足够蒸几笼的了。”看看天色,若离直起腰站了起来。

鲍天麟跟着起身指着前面荒草丛“这就够了?还有这么多。”

“明天再来,它又跑不了,这东西一直到惊蛰都能吃,只要不打雷。”若离将包背在身上,走到甄一脉身边:“一脉,困了吧,吃点东西我们走。”

刚刚还迷迷糊糊的甄一脉睁大双眼,拿过身边的土豆鸟蛋。

“一脉,多喝水,慢慢吃,土豆吃得快会噎着。”甄一脉接过若离手里剥去皮的土豆,张大嘴巴,吃几口就噎的翻白眼若离忙将水递过去。

“你也慢点吃,别噎着。”看着甄一脉喝着水将嗓子里卡着的土豆冲下肚子,憋成红色的脸慢慢恢复,回头一看鲍天麟也吃得很急,鲍天麟看起来又高又大,其实也就是十四五岁,在她眼里也就是一半大男孩,忙关心的问了句。

“我还是先喝水吧。“鲍天麟本以为是甄一脉矫情,不以为然的猛吃几口,被噎着了,听若离说硬撑着接过水壶。

“这东西和红薯一样要慢慢吃,不能吃的太快太猛。”若离自己慢慢的吃着,顺手一人剥了只鸟蛋。

三人顺着能走人的路,翻过山,山脚之处座落几户人家,低矮的土坯屋,屋顶撒着茅草,木篱笆院墙,墙外环绕着高大的树木。

几个老年妇人坐在门口纳着鞋底,东家长李家短的闲聊。

“婆婆好,纳鞋底呢?”若离走过,见一位婆婆抬头看忙赔上笑脸。

几位婆婆同时抬起头,紧接着又全都垂下眼皮专心地纳着鞋底,几乎是同一动作的将粗麻拧成的专门纳鞋底的细麻绳在手背上一缠,使劲一拽。

难道山这边也得到了命令,不和他们有瓜葛?

若离看了眼鲍天麟,见他面露愠色,笑了笑拉了拉他的胳膊。

山里人家住的松散,山顶看来一处一处好像离的很近,走起来相隔甚远,单门独户人家并不多,基本上三四家住在一起,估计是一门。

沿着山间小道,这边也和玉溪一样,处于山与山之间的峡谷地带,庄户人家换做川地,比不上平平的平原,却也比山里人好一点,田地在平处。

绕过几处弯道,所见人家几乎都有聚在门口,老汉们蹲着,孩子们玩耍,女人们做针钱,不见大姑娘小媳妇应该都在家里面。

“那户人家富裕,就是我们在山顶看见的大户人家。”绕过一处最大的弯,一处红砖青瓦,树木环绕的看不到院尾的庄园式的大户人家跃然眼前。

比起刚才所见的小门小户简直天壤之别。

站在门前细看,高大的门楼,漆黑大门,门上两只铜环,门楼最高处是一个大大的门牌,写着两个大字:黎府。院墙全由大块的猩红方砖砌成墙上铺着青瓦,不说里面的主人有多富裕,就是这一眼看不到头的红砖青瓦就不是一般人家能负担得起的,山里人家一般都是篱笆墙,好一点的也不过是土坯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