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快穿之狂撩男神365式 > 第422章 孰轻孰重

第422章 孰轻孰重(2/2)

目录

至此,这辩论便以玄坤的精彩论述结束。评委们讨论了好一会儿,最终的表情却是有些怪异。我们只见张景泰起身走下评委席,选手们都紧张地以为他要宣布比赛结果了。谁知他却一转身朝席后的屏风走去。带他的人影隐入屏风后,好多人还是微张着嘴愣愣的样子。

也不知屏风后的人们讨论了些什么?片刻之后,张景泰又转了出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后,肃然道,

“此次辩论,双方表现都是十分出色。其中也各有新论,妙论。吾等甚慰。竟斟酌后决定,正反双反判为平论,不分高下!”

众人皆讶然。辩论双方平论,这类情况可是少之又少啊。不过也好,双方选手心里也都挺高兴的,毕竟谁又愿意输呢?而且,众人的目光又好像商量好了一样齐齐投向了那来自夜羽的一男一女。心道,论试的魁首,定是出在此二人之中了。夜羽这批的新人,果然是不同凡响。看来,这论试又是夜羽的全胜了!

屏风之后,俊逸的男子再度拿起了茶盏饮了一口,轻轻放下后,洒然一笑,夜羽,你真的没有让人失望,小坤,你更是让我惊讶啊!想着想着,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欣慰笑容。

辩论之后,晋级决赛的人选已出,皆是从辩论双方选出的辩论精彩之人。除了玄坤和我,正方的7辩,和我方的3辩。

短暂的中场休息后,赛事就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与诗赛时不同,没有晋级到决赛的选手们,仍可留在赛场里观看决赛。只是,他们做到了稍远一些的观众席上,选手席上,只做了我们四人。

现在是四名选手对六名评委,还不算屏风后面那很可能是决定比赛胜负的人们。

决赛题目终于出来了。一点儿新意也没有——治国之道。远不如辩论题目来得重量级!

看着3辩与7辩的愉悦神情,肯定是早有准备,为压中题而庆幸。

这两个人便先后道来,个个是准备充足,引经据典。语气,神采,口才俱佳。说实话,我还真没怎么细听,这论和诗不一样,一大堆的“之乎者也”咱也就不说了,光说这长度,短小精干的也得顶上十几首诗的长度了。更别说这两位“论据充足”的仁兄了!

就在我的大脑昏沉沉的时候,听到哪位评委点到了玄坤的名字。我立刻来了精神,竖起耳朵,准备听玄坤师兄对于治国又有什么高论?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玄坤的治国之论徐徐道来,

“纵观社稷之纲廓,三者耳。其一,君王,乃国之核心。其责执掌天下,其能关乎兴衰……”

评委们听得连连点头。又听他道,

“其二,百姓,乃国之根本也。无民何以有君?何来有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可见民之重耳。”

“其三,纲法,乃国之经络也。无规矩不成方圆,国,亦需纲法来运行。其则亦维系着君与臣,臣与民,乃至君与民之间的关系。”

玄坤上来便将国家的“三大要素”道来,一并将这三者的关系阐述出来,清晰无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论愈加深入剖析,其间固然有先贤之见,却更多的是其自身对于治国之道的理解……

“治国必要识君责、明纲法、善用人,利民心。”

“识君责,是必须知道为君的责任,励精图治,诫骄奢淫逸,忌是非不明,知何以为,何以不为。凡纲法治令,应以身作则,为国之榜样。”

这到有些“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意思。

“明纲法,更是势在必行。偌大的国家,繁复的官位职能,众多的百姓,纲法不明,其秩序必乱!而纲法明确,职能清晰,不但能治国有序,上令下行,还能使各部各职做好本分,不逾越,不干扰他部治理。”

我一听,大乐。这怎么有点像职权分立的前身啊。师兄,你也太有才了吧!

“善用人,说来容易,却是古往今来的一大难事。纵观历史,有多少能人贤士隐居山野,老死无为。又有多少忠良义士平白遭冤,不得重用。又有多少奸佞小人权倾朝野,代君行令……”

“亲贤臣,以明耳目,远小人,以正君心。”

“善用人必先能识人。耿直者,可掌史鉴。善辩者,可为使臣。睿智稳重者可重用,为一方长吏。兼之胸襟宽广,明辨是非者可为相。有勇有谋者可为将帅,有勇无谋者,可为副将勇士……”

“有能却略微奸猾者,需慎用之,时时监管。若害大于或等于益,弃用之!”

玄坤滔滔不绝地讲了诸多用人之道。甚是发人深省。尤其他接下来那句,更是让我产生了无比的亲切感。

“用人之道,更在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利民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也。利者,非惟财耳,人之所欲,皆为其利也;”

“民心者,乃民之利也,利民者得民心,害民者失民心,故曰:‘利民者天下利之,害民者天下害之……’”

听着听着,刚开始还会出现的惊叹抽泣与唏嘘声早已绝迹,到后来,大家都屏息静气地倾听……再到后来,玄坤不知什么时候言论已完,人已坐下,偌大的会场里仍是掷针可闻。一分,两分……还是一片安静……

正当我考虑要不要咳嗽一声已解除这诡异的气氛时。

“哈哈……哈哈哈!”

一阵大笑声从评委席后的屏风处传来,打破了这沉沉静寂。

大伙儿如梦方醒,有人被吓了一跳,有人返过味儿来,开始惊叹方才的精彩论证,而更多的人仿佛被这笑声感染,也都随之笑了起来。有的会心微笑,有的爽朗大笑,有的佩服中带着淡淡苦笑……这苦笑者么……

看着7辩与3辩此刻的表情,我想苦笑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好现象呢。任谁在见了自己对手无比精彩的发挥后,发现自己辛苦准备的成果注定要泡汤,谁心情好得了啊!

于是,这两位仁兄,开始了悲惨的“配角”工作,其实他们真的挺有才,我想我要不是学过那么多历史与现代开阔的理念,又经过两世为人,我定是不如他们的。

可问题是,在听过玄坤那精彩绝伦,见解独到,大开大合,颇有先见之明又于国十分有利的论述后,7辩与3辩的论证听着就有那么点……味同嚼蜡的感觉了……这么说有些不地道,但事实却是如此。看评委们和后排观众们的表情就知道了。

论到后来,若说7辩还很尽忠职守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的话,第三个论证的3辩就已经可以说是无精打采,敷衍了事了。

目录
返回顶部